全球微头条丨塔吊装上“千里眼” 快来看重庆轨道15号线用到的黑科技

2023-06-01 22:14:59

塔吊装上“千里眼” 快来看重庆轨道15号线用到的黑科技

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6月1日,一场以“科技兴安”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在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五标段举行。为了保障这条轨道交通线的安全建设,用到了多项“黑科技”。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工程是重庆中心城区开工的首条城轨快线,项目起于九曲河东站,止于两江影视城站,线路全长约39公里,最高运行速度140公里/小时,建成后将快速联通三大槽谷,实现西永、两江、龙盛三大中心组团的直接联络,是串联三大科技创新中心的联络线。其中,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T3航站楼站至龙骏大道站区间由中建三局三公司承建。


(相关资料图)

“该区间高架桥全长2705米,主梁最大跨径130米,平均墩高70米,相当于20多层楼高,其中超过90米的墩柱就有4座,涉及塔吊、挂篮、爬模等施工,都是高空作业,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五标段项目负责人杜雷鸣介绍,针对这些情况,项目团队积极探索,采用可视化在线、信息化集成、智能化管控等技术,科技赋能打造了三维可视化塔吊、全封闭智能爬模、自动化新型挂篮等全功能集成的多级联动式指挥中心,织牢安全防护网。

在智慧展厅里,项目安全总监熊光翔介绍:“在信息化安全管控平台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下,所有违章作业和异常数据将‘无处遁形’。透过电脑屏幕,安全员可远程感知施工现场的‘风吹草动’,响应系统预警和告警事件,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在距离地面96米的塔吊操作间内,塔吊司机蒋玲正通过塔机吊装可视化系统观察吊钩周围情况,下钩、停钩、挪钩、起钩……相比之前仅靠塔吊指挥手势和语音沟通,该系统高清图像更清晰直观,相当于塔吊上装了“千里眼”。“看这个,更准更放心!”

在线可视化在该项目应用广泛。针对项目墩柱高、跨度大、设备多、环境复杂的工程特点,项目团队采用云监控和可视化技术,重点防范高墩大跨结构施工、特种设备规模作业、复杂环境跨线施工等安全风险,消除安全管理“盲点”。

面对高墩大跨管理难题,项目应用新型智能挂篮、智能爬模系统、智能喷淋系统为项目安全管理输出全过程“智慧方案”。项目首次应用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新型智能挂篮设备,28座高架桥桥墩全部采用全封闭液压爬模系统和智能喷淋系统,减少人员上下墩柱过程和高空作业时间,降低了高空坠物、高处坠落等安全风险。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编辑:陈璐

责编:孙琼英

审核:张松涛

关键词:

银行更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