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8日,重庆直辖26周年。这也意味着,重庆离“三十而立”还有不到五年的时间。
(相关资料图)
恰逢节点,感慨万千。五年,正好是一个规划的完整闭环。未来五年,是重庆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迎接直辖30周年的关键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已经锁定了一个共同目标:建设新重庆。五个方面的“新”,已经内化为3000多万山城儿女的共识。现在,亟需进一步外化为行动、落地为效果。
2023年是新重庆建设的开局起步之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开局的状态,起步的作为,放到“宏大的蓝图”中去仔细审视,更显意义非凡。
过去奋斗的历史,成为我们迈向未来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底气。如今,我们要从新起点出发,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件接着一件干,系统重塑、迭代升级、整体提升,让新重庆从蓝图变为现实。
看双城经济圈——抓好“十项行动”和重点任务清单,力争实现城市能级、基础设施能级、产业能级、改革开放能级、生态环境保护能级、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看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五年行动方案,努力实现通道物流运输能力、与通道沿线地区经济协同发展、通道贸易规模、通道服务效率、以数字赋能推动内外资源整合“五个新突破”。
看数字重庆——聚焦“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体系能力”目标,加快建设“1361”整体构架,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
看制造业——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在规模能级、创新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空间布局、企业主体升级上实现新突破,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还有城乡融合,强县富民,乡村振兴,还有国企改革,文化强市,生态文明。
理解这些谋划、领悟这些思路,已经成为新重庆建设的“必修课”。
这些谋划,立足重庆,又不止于重庆。
新重庆,是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有“争当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责任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的使命感、“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的勇气,“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的决心。
这些思路,有破除惯性,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的魄力。
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摆脱墨守成规的束缚,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谋划发展的新蓝图,以推动工作的新路径开创事业的新局面。我们要建设的新重庆,新在观念、思维、机制、方法,并最终落实到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上。
谋划要落地、思路要兑现,要靠机制来保证。
新重庆的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建立工作台账,细化责任清单,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按月列清单、按周抓推进;新重庆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保持“求知若渴”,及时“左顾右盼”,对标先行兄弟省市,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当好行家里手。
站在新的节点上,我们更加期待“三十而立”的重庆。建设新重庆,让我们看到一种奋进者姿态、一种创造性张力,看到一座城市走向更开放、更宜居、更生态、更智慧、更富人文气息的勃勃生机。
祝福未来,祝福重庆!
编辑:罗建军
校对:何洪
审核:单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