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成就了无锡经济的增长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在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无锡市政府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哪些支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闫佳佳 朱耘
ID | BMR2004
位于迪拜全球最大的摩天轮项目的链接杆,2022年冬奥会造雪车、压雪车零件,每小时最多分拣10万件包裹的智能分拣机……这些项目的背后都有着无锡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身影。
无锡提出,到2023年底,争创20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无锡全市共有56家企业获评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家,新增和累计数排全省第三。
不是省会城市的无锡,早在2018年便跨入“万亿俱乐部”城市阵营。2022年无锡GDP达到1.49万亿元,同比增长6.05%。就产业来看,无锡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6%,创十年来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上两个千亿元台阶,达5586亿元。
是什么成就了无锡经济增长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在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无锡市政府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哪些支持?
01
百年 “工商基因”
“专精特新”指的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在细分领域内拥有独特技术成果及创新的中小企业,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22年,无锡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9.9%, 10个千亿级产业里,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等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机械行业产值超1.1万亿元,成为无锡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无锡成为培养‘专精特新’企业的标杆城市,得益于其 ‘工商基因’。”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发展服务处副处长朱凌莉告诉《商学院》记者。目前,无锡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经累计88家,而且都是本土培育的,以民营企业为主。
无锡缘何有如此强的“工商基因”,甚至是“民族工商业发源地”,这需要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1893年,杨宗瀚在李鸿章督管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担任总办的职务,在李鸿章的影响下,杨宗瀚生出“实业报国”的想法,于是1896年在无锡成立了第一家民族资本工厂——业勤纱厂,无锡由此成为当时中国的棉纺中心之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无锡商人看到商机。京杭大运河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其中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为了利用运河便利的航线,无锡商人兴建的工厂,大多都紧邻运河。到1912年,无锡民族工业已经有了20家企业,纺织、缫丝、面粉加工三大工业主体已经奠立。这也为无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历史基础。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侯祥鹏表示,无锡将千百年来的“工商基因”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之初,无锡以“四千四万”精神主动融入市场经济大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3年无锡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将农村联产承包的改革形式率先引入乡镇企业,大力推广“一包三改”,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组织城乡企业挂钩合作,极大地激发起乡企的创业热情,促使“苏南模式”成型推广。
进入新时代以来,无锡以“四敢”精神继续担当作为,立足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实施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
02
财政与市场资金需形成合力
从行业分布来看,无锡88家企业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高端制造领域,无锡借助本地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和技术积淀,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制造业“小巨人”企业。
侯祥鹏告诉《商学院》记者,无锡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涌现,与无锡民营企业自身努力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分不开。无锡以实体经济见长,其中民营工业带动作用突出。无锡的民营企业继承了“敢闯敢干”的基因,注重自主研发,把突破行业壁垒、技术壁垒、产品壁垒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省内市内丰富的科教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如果说面广量大、专注深耕是无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断成长的内因,那么政府的大力支持则是这一现象的外因。无锡早在2015年就开始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定,持续至今已有8年。
2023年无锡启动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和“3010”重点产业链,“十四五”期间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代半导体、量子技术、深海极地等未来产业领域挖掘筛选一批企业作为无锡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苗子企业,以入库的形式梯队定向培育。届时,无锡将会涌现出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融资促进措施有待进一步创新和落实等。在面对融资难题时,政府如何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打通输血渠道?
无锡的做法是,在全面执行国家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基础上,支持各地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按25%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标准给予奖补,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市内企业在创新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研发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分三年分档择优给予总额最高600万元运营补助。
就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环境来看,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院长肖星认为,政府直接给科研企业经费是企业的一大资金来源,但是真正市场化的资金参与不够。她建议,政府需要有一个更开放的心态,当前政府引导基金存在很多限制,虽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工具,但还不是真正进行产业转型鼓励科技创新的工具。今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建议,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并取消必须返投当地企业以及返投比例要求等限制条件,来吸引头部机构的投资。
为形成全市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合力,无锡2022年出台《无锡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金融支持上,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增设“专精特新贷”专项金融产品。同时,市工信局与人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制订了《金融赋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成长行动实施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专精特新”企业适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据了解,目前无锡市所有商业银行均已推出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属融资产品。
在王鹏看来,首先,无锡市政府通过建立专门的产业基金,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直接的财政资金支持,降低了其融资难度,从而有助于这些企业在研发、生产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工作。其次,政府还通过搭建专门的平台和服务体系,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融资服务,为企业在融资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比如,无锡市政府通过引入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等,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了其融资效率。
他还建议,政府可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同时,政府可以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拓宽“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渠道来缓解其融资难的问题。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建立起与“专精特新”企业相匹配的融资服务体系。例如,政府可以推动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等专业机构,通过提供风险共担、股权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服务,满足“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需求。最后,政府还可以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融资信用度和融资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03
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
据无锡市投资促进中心消息,对引进总投资在10亿元(或等值美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其中,每新引进一个总投资在10亿~100亿元的项目给予1000万~15000万元的综合奖补。
无锡市政府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38家,占全省新增数的13.7%,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46家;24家企业入围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入库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651家,比上年增长49.4%;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入库企业分别达到4023家、2343家、201家,均实现30%以上的增长;14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企业上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十。2022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8%。
王鹏表示,无锡市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在“专精特新”方面的招商引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支持“专精特新”项目的引进方面,他建议投资促进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例如加大财政支持、优化政策环境、搭建平台服务等等。可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可以优化企业登记注册流程,减少企业注册时间和成本,提高投资便利性;可以建立与行业相关的专业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服务,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冯爱东在无锡市“专精特新”企业联盟首期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到,2023年“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工作将从五个方面推进。
一是推动企业集群发展,筹建先行示范区。推动在工业园区、开发区、乡镇等范围内形成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路径。鼓励大企业共享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二是开展协作配套活动,办好链主分享会。依托“专精特新”企业联盟,基于“465现代产业体系”,在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中遴选出四大地标产业和六大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鼓励链主企业通过需求发布、订单发榜等形式,促进与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配套、企业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起到“以大带小”的效果。
三是助力数字化转型升级。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场景和特征,为1000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进行数字化转型画像。引入一批数字化服务商、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资源,支持服务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定制开发匹配度高、适应性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四是实施上市培育工程,开展上市培育私董会。联合地方金融监管局,重点针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中还未上市的企业开展上市孵化培育工作,整合优质的上市服务资源,组织政策宣贯、上市辅导和参观学习等赋能活动。开展上市培育私董会,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已上市企业代表、金融机构、财税及法律专家,有针对性的为拟上市企业做好个性化辅导。
五是整合各类优质资源,组建“专精特新”服务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专精特新”企业联盟、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协会、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机构组织的作用,争取更广泛、更优质、更权威的服务资源,组建“专精特新”专家智库服务团,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致力于到2025年,无锡市四个地标产业集群(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和六个优势产业集群(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营收合计达到2.6万亿元。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万亿元级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高地和5000亿元级别先进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来源 | 《商学院》杂志2023年6月刊